初平二年十一月中旬,董卓任命董守业为征西将军领扶风太守.
扶风太守也叫右扶风,是三独坐之一,其辖地也可以称作是扶风郡。扶风郡是三辅之一,所谓三辅便是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
本来董卓只准备拜董守业为征西将军的,毕竟征西将军是名符其实的重号将军,位高权重。当时朝中有不少人反对董卓将儿子拜为征西将军,但是董卓的一句话便让这些人闭嘴的,董卓的意思是,你要是有本事自己领着兵马去打韩遂和马腾,这些平日里只知道唱高调的官员们一听说要去西凉那片混乱之地,马上就蔫了,再也无人敢出言反对了。
董守业为了以后的考虑还是要求父亲给他加个右扶风。
右扶风这个官职对于董卓来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即使地方官,也是京官。但是影响却不小,像一般的太守,州牧等官员都需要在驻地,没有皇帝的征召是不能擅自离开驻地的,但是这个右扶风却可以经常面见皇帝。
权衡再三,董卓见到儿子非常想要这个官职,便答应了。
安排好长安城内的诸多十五之后,董守业便飞骑赶至新丰,与麾下的诸位将军会合,然后领兵出发,赶往西凉。
一直在新丰练兵的一众将军们早就是闲的蛋疼,一个个摩拳擦掌,想要再次上战场,立功杀人了。
将军没有仗大,那比光棍没有女人还要难受。
这一次,跟随董守业出战的有贾诩、徐晃、张辽、李傕、张既、杜畿、杨奉。典韦和华雄则留在长安城内负责保护董卓。
大军走到长安城的时候,董守业便让华雄进入长安城与典韦会合。
董守业仍旧是带着麾下的三万人马,从新丰出发,路静长安城然后一路向西到达右扶风的槐里,这槐里就是当年皇甫嵩率领三万兵马屯驻保护皇陵的地方,西凉的叛军只要攻下槐里,长安城便无险可守,像个没穿衣服的姑娘般任人宰割,也算是个要地。
离开槐里之后,大军直奔武功县,然后便进入郿县,与董旻会合。
董旻是董守业的三叔,官居左将军,领兵五万驻守在郿县。
董卓养老的郿坞就修建在这里。
董守业原本不明白董卓为什么会在郿县修筑郿坞而且还派董旻屯驻了五万兵马,但是到了这个地方之后,才发现要是不这么做才是傻逼呢!
怎么说呢,郿县以西便是陈仓县,陈仓县西便是大散关。大散关地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乃是关中四关之一,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郿县以南便是斜谷。斜谷两旁山势峻险。扼关陕而控川蜀,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也就是说无论是从西面西凉来的敌人还是从南面汉中来的敌人都绕不过郿县。
只要郿县不失,敌人就只能强攻郿县,否则便会被断了后路,无家可归。只要郿县不失,长安城的后方便不会出现问题。
董守业率领麾下兵马来到郿县,便直奔郿坞,与自己的三叔会合。
董旻也早就早郿坞之外迎接董守业。
董守业远远看见竟然是三叔亲自出来迎接自己,慌忙一人一骑快速飞奔向前,来到董旻的面前,从马上跳下,半跪在地上,大声说道:“孩儿见过三叔。”
董旻笑呵呵地上前扶起董守业,说道:“你这孩子,都是自家人,还客气什么。”
董守业脸色一正说道:“守业作为晚辈,向三叔行礼乃是天经地义,若是没了礼数,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咱们董家人不知尊卑吗?”
董旻笑了笑,点了点头,又伸手,帮着董守业掸了掸身上的灰尘,说道:“快快进城吧!”说来也奇怪,董家自从董卓这一辈之后便一直是子嗣不旺,虽然女孩儿也有一些,但是男丁却特别少,董卓兄长董擢早夭,有一个儿子便是董璜;董卓两个儿子,一个早夭,一个便是董守业;而董旻虽然是年近五十却一直是膝下无子,所以一直对董守业特别亲近,,那他当做亲生儿子对待,有时候比董卓还要疼爱董守业,反而对董璜却没有那么亲近。当初董卓曾与董旻商议过要给董守业成亲,董旻还特意要求董守业将来若是子嗣兴旺的话,必须过继一个在他的门上承继香火。董卓当场就大营了。当然这种事在古代很平常,即便是现在社会这种现象也存在。
董守业朝着三叔笑了笑,便跟随董旻进入郿坞。
安排好驻军扎营之后,董守业便带着麾下的文武,前去拜见董旻。
董旻也设下宴席为董守业接风洗尘。
酒席中,董旻开口说道:“守业啊!其实三叔比不上你父亲,你父亲纵横沙场,武艺过人,而三叔我却是一般般,武艺平常,领兵作战也是一般。当初你父亲任命我为左将军率兵五万修筑郿坞,屯兵郿县我便不想答应,只想跟在你父亲的身后跑跑腿。当时你父亲身边却是能用之人不多。我这才被赶鸭子上架,做着领兵的将军。”
董守业闻言笑呵呵地说道:“三叔,您过谦了,孩儿看您是老当益壮,雄风犹在。”
董旻端起一杯酒站起身来,说道:“我自己有多少斤两我还不知道吗?现在好了,听你父亲说你前段时间在洛阳以五万兵马大败孙坚的近十万 -->>
第五十八章 领兵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