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招阴谋中最重要的就是打头请封太孙的人必须是众所周知的太子党成员了,那个礼部侍郎官虽然不上不下,可大家伙却都知道是胤礽的人。想尽法子收买了这个人之后,明珠和大阿哥的计策就可以实施了。
如今显然效果不错,这次属于突然袭击,胤礽虽然明确表示了不同意,但这玩意向来都讲究个谦虚,就是新皇即位还得大臣三请四催才成呢?太孙亦是同样。所以胤礽虽然一脸阴沉,外加明确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但因为朝堂中没有给大家伙通气的机会,所以还是有不少太子党成员只把胤礽的拒绝当成谦虚的。
又有太子党中坚力量礼部侍郎当先出头,这就造成了附议的朝臣中不乏其余太子党中人,这下可好,胤礽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最起码有不少人还真以为此次立太孙的事是胤礽计划发起的呢
“直郡王以为如何?”康熙又发话了。
做戏做到底,大阿哥一脸别扭加不愿的出班说道:“儿臣以为不可,就像太子殿下所说,弘智侄儿年龄尚小,将来如何此时亦不可知,立太孙这样的大事还需从长计议”
得大阿哥本身就跟胤礽不对头,他要是同意才见鬼了呢所以这位大千岁一拒绝,可当真懵住了不少人。反正康熙这会是有些将信将疑了,他一个八岁就当皇帝的人,什么朝中风波没经历过,这事他也想过捧杀的可能,但也只是隐约察觉罢了。但不得不说大阿哥这个康熙以为的直脾气老大也会装相了,那一脸不甘不愿的样子还是很逼真的。康熙也就对之前隐约的想法有了倾向大阿哥的判断。
“老三呢?”康熙接着问道。
三阿哥苦着脸出班,心里直叫娘,他本来就嘴笨,还有点不着调,要不然也不能在敏妃丧礼期间剃头了。要说三阿哥跟胤礽的关系也是不错的,虽然这位三爷并不能称作太子党,但他也不是大阿哥党的。所以这事他之前半点风声没听到,康熙这么一问,他是赞成也不对,反对也不好了。
“儿臣……儿臣……儿臣唯汗阿玛马首是瞻”三阿哥憋了半天,来了这么句打酱油的话出来。
康熙紧绷的神经都被这个三儿子给气乐了,指着他道:“你啊下去吧老四来说”
四阿哥跟太子之间隔着大阿哥和三阿哥,连通气都通不上。不过这位爷政治觉悟老高了,那是历史上能得了皇位的人,所以他老早就觉得这事不对劲,在四阿哥心里,反正太子二哥将来是要做皇帝的人,那弘智侄儿的将来也就有保障了,其实此时立太孙就是个锦上添花,有点子多此一举的意思。但显然汗阿玛的情绪是不对的,这么多人同意不是逼着汗阿玛赞同么?哪有人喜欢强逼的感觉,聪明的四阿哥一来不想在自家汗阿玛这找不痛快,二来也是为了自家太子二哥着想,立不立太孙不要紧,要紧的还是保住汗阿玛对二哥的圣宠才是。
不过话要说的有水平,当场就反对立太孙也有点不给弘智和胤礽面子了,四阿哥琢磨了一会,出班奏道:“依儿臣之意,弘智侄儿才德兼备,又系嫡出,立太孙不无不可。”
四阿哥说到这,康熙的脸色一沉,毕竟四阿哥一直跟着太子干的,四阿哥的同意几乎可以表示太子的看法了。胤礽的脸色同样阴沉下来,他实在是不想用这种方法立太孙的,胤礽心想了:老四平时挺‘机灵’的(仁者见仁啊),怎么这会这么没脑子,孤还没跟他通气,就同意立太孙了?这不是把孤往火上烤吗?
不过胤礽心底深处的某一地方却也舒坦着呢,毕竟哪个当阿玛的都不喜欢别人说自家孩子不好的。
四阿哥说话大喘气,把康熙和胤礽的情绪吊高之后,又继续道:“但我朝并无立皇太孙之前例,此事尚需汗阿玛定论。”
四阿哥言简意赅,说出自己的看法后就站回了原位。而此时也有大臣被四阿哥的话拐歪了,站出来洋洋洒洒的就开始长篇大论立太孙的事来。
有的说本朝还没有立太子的先例呢,可太子不是立了吗?
这话是赞成立太孙的人说的。
而不赞成的则说:太孙都是太子死后(这话得委婉着说,毕竟胤礽在旁边站着呢)立的,哪有太子活的好好的,偏要立神马太孙啊?瞧瞧明朝的太孙朱允炆,不就是他爹朱标死了之后立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