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五节 苏德战争的变局


为何英法此时如此重视中国,原因还要说欧洲战局确切的说主要是苏德战场的变化,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再次向莫斯科挺近后,先是遇到了一场秋雨,接着又遇到了提前到来的冬季,借助封冻的路面总算在初冬赶到了莫斯科外围,可是他们才刚刚进攻,一场大雪覆盖了寒冷的苏联大地。
伴随着大雪的是气温的骤降,顿时德军几乎彻底失去了战斗力,坦克燃油被冻结无法前进,士兵们没有冬装在战壕里瑟瑟发抖,而且大雪阻断了德军异常遥远的运输线,一时间连食物几乎都无法保证了。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人看到了希望,反攻的希望,他们调集了重兵发动了一场冬季攻势。
原本的历史上,苏联也确实是在这个冬季进行了反攻的,不过跟原本的历史不同的是,那次反攻是在苏联人顶住了德军在秋冬对莫斯科猛烈的攻击后进行的,而这次反攻时两军几乎都还没来得及进行一场像样的大战。也就是说两军都没有经过秋冬的消耗战,现在的德军力量比之原本的历史要强大很多,同样苏军也比历史上更加强大。
这注定又是一次战争史上的创举,从来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漫天风雪中进行百万人规模的进攻作战,苏联人想尽了一切办法,动用了大量的雪橇,狗或者马拉着大雪橇运输物资,人则划着滑雪板往前突击。而本来占据着技术优势,机械化到牙齿的德军却只能瘫痪在雪地里。现在换成了他们的对手占尽了优势。
历史上的大雪数次救助了俄罗斯这个民族,现在莫斯科满城的平民甚至官员和士兵都开始向上帝祈祷,感谢上帝的帮助,而在过去几十年中。他们的整府是宣传不信仰任何神灵的,他们不搞偶像崇拜,唯一可以崇拜的只能是他们的领袖。(.._&书&吧)
或许是上帝的帮助吧,他们的军事行动非常顺利,德军被打退了。而他们却不想放过这些侵略者,斯太林宣布,发动总攻击,将侵略者彻底逐出苏联。德军面临着当年拿破仑的命运。在冰天雪地中无助的退却,没有冬装,没有粮食,有的只是漫天的风雪。
前线的指挥官要求撤退。其实他也已经这么做了,但是希特勒否定了他的请求。希特勒在一战时候只是一个小兵,但是异常勇敢,多次负伤最后一次被毒气熏晕了过去,醒来后眼睛很长时间处于失明状态。为此他获得了一般只有将军才能获得铁十字勋章。希特勒是近乎疯狂的勇敢的,他有资格要求所有的德国人都跟他一样,所以他告诉他的将军和士兵,一步都不准后退。但是德军不是苏军。也不是中国军队,在没有条件的时候。他们不会坚持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同时希特勒又向前线的士兵保证。会尽一切力量为他们提供必需的给养。
希特勒不是个将军,他的战争思想有限,据说核心只有两条,第一是进攻,第二是不能撤退。他的这种简单的思想,稳住了德军,竟然让比历史上多了很多的军队保存了下来,没能演变成一场溃退。而战后德国人认为,其中一个因素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那就是他们突然得到了一批冬装,而这批冬装是一个中国人卖给他们的。
熬过了严酷冬季的德军,尽管有损失,但是并没有伤筋动骨,此时他们准备反攻了。在冬雪消融,阳光明媚的几天中,德军横扫过去几个月对他们穷追猛打的苏军,战线再次急速的向莫斯科挺近。同时怒火中烧的希特勒发布了冷酷的命令,轰炸莫斯科把苏联首都夷为平地,苏联上空最为惨烈的一场空战爆发了。经过激烈的空中格斗,苏联人失败了,不是他们的战斗机无法护卫他们的天空,不是他们的飞行员不够勇敢或者技术不过关,只是他们的战斗机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逊于已经整合了整个西欧资源的德国。,
同时也认清了如果不尽全力根本没有可能战胜苏联的希特勒下定了决心,宣布德国总动员,工业总动员,人力总动员,没错此时德国才进行了总动员,而之前并没有尽全力,苏联人民的灾难还没有结束,或者说只是个开始而已。下达总动员令的同时,希特勒还向他的工业部门要求,在动员一切资源生产军火的同时,也要尽量保证民用物品的生产。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命令,这反应了希特勒内心的矛盾,如果说是冬季的苏军反攻让他焦虑到了进行总动员的话,那么正是一战后期德国民众革命让德意志皇帝失去政权的教训,让他做出了这个决定。一个被认为是独裁者的疯子,竟然如此顾忌民众,这说出去真是讽刺。
德军推进了距离莫斯科三十公里处,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并且开始长期轰炸,克里姆林宫再也不是安全的了,在一片爆炸中,多处宫殿损毁,斯大林被迫进入了潮湿漆黑的防空洞中办公。但是奇怪的是德军再一次停止了进攻,只是封锁,就是北方对列宁格勒所做的那样。
很快大家都知道了德军的动向,他们的主力出现在了南方斯大林格勒,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占领这里,切断伏尔加河运输,这样不仅是苏联南方和乌克兰的粮食无法供应莫斯科,就连高加索的石油也无法通过铁路运往苏联的乌拉尔工业区。占领这里,苏联将没有力量进行反抗,而显然希特勒已经意识到,短期内让苏联人投降的想法只是一个梦,尽管占领了莫斯科,苏联人只要有能力也是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