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投亲了

何毛柱一叠生的询问虽然突兀了些,在大街上也十分的不妥当,可从他的表现来看,很显然,他从何雨兰的容貌中已经察觉到了什么。也听明白了方大海那一句‘和你爹眉眼上有点像’背后的意思。
既然这样,那方大海觉得,这事儿就要好好说道说道了。
“叔,您看,咱们这……是不是换个环境再问?”
方大海一开口,何毛柱也有些缓过神了,回头一看,好嘛,乌压压的围住了一群的人,比天桥看把式的都多。
看着这些准备看认亲大戏的老街坊们,何毛柱不乐意了,脸一拉,手一摆,大声吆喝:
“别看戏了啊,又没个打赏钱。”
嘿,这话说的,站在最前头位置的一个中年汉子不乐意了。
“何师傅,您怎么知道没有?要不您先演一个?”
“那要不您先赏一个?”
这要继续下去,不定就杠起来了,方大海看着这样的何毛柱,手都快拍到额头上了。你说你这都三十来岁的人了,怎么说话办事儿连个轻重缓急都不知道呢?这会儿是和人斗嘴的时候?哭笑不得的拉了一把,提醒道:
“叔,叔,雨兰都急了,咱们走吧。”
何毛柱又不是真的没脑子,自然知道这会儿不是和人斗嘴的时候,只是让人挤兑的有点下面子罢了,这会儿方大海这台阶都递过来,还能不趁机下台?
“行了啊,我家这有事儿呢,先走了,明儿再热闹热闹!”
说笑归说笑,看何毛柱真开始收拾摊子,准备回家了,也知道这怕是真遇上了亲戚了,既然人家家里有事儿,那他们自然也不会硬拉着。
所以即使那刚才硬杠的那个,也点了点头:
“何师傅,真要是亲戚,明儿和咱们大家伙儿介绍介绍啊,都是老街坊,可不能出来进去连自己人都不认得。”
这是认不认得的事儿?你这是想听八卦吧!就这年头的乱劲,还有这看热闹的心思,这人不是天生心大,就是有依仗,当然也有可能是消息贩子,不过这个方大海就不好随便点评了。
在锦衣卫里练出了谨慎和多疑性子的方大海用眼尾扫了一下站在最前头,对他们这一家子关注度最高的几个人,将他们的样子记在了心里,然后拉着车,招呼着弟妹们跟在何大清身后,走进了那一片的胡同里。
也不知道方大海是不是真的和南锣鼓巷特别的有缘分,何毛柱推着摊子引路去的方向,就是刚才他盯着看了好一会儿的南锣鼓巷!这一路过来可真是……让方大海心里有说不出的复杂。
南锣鼓巷是条南北走向的直通巷道,直接开门在这两边的人家其实并不算多,倒是链接的东西走向的小巷子十分的繁复,几乎到了隔上一段就能多个拐角的地步。而随着步履一点点的往南移,方大海的记忆也慢慢的开始有些复苏。
等着到了帽儿胡同,方大海还恍惚着呢,不想前头的何毛柱就开始拐弯了。
“帽儿胡同?”
“咦,小子,你对这儿挺熟啊!”
坏了,脱口而出的话怕是让何毛柱起疑了,这年头别的不多,各个势力的探子绝对够多,这人别以为他们这几个孩子也是这样的人把!
那可不成,虽然今儿这事儿确实巧的容易让人起疑,可哪怕只是为了他们将来日子不至于总被人盯着呢,他也要将这事儿圆过去,决不能含糊。
“熟肯定不熟,可这胡同名声大呀。”
名声?他们这胡同有什么名声?他都在这儿住了好些年了,怎么不知道还有名声?
“叔,你真不知道?这在以前,那是锦衣卫的地盘。”
啊?锦衣卫?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大清都亡了!
何毛柱这会儿的表情懵逼的像是个七八岁的孩子。不,不只是他这样,就是方大江也听的有些愣神。
锦衣卫?你别说,虽然和这会儿隔着几百年,可是这名头还是有一些的,至于为什么?还不是让我大清给闹的呗!自打清末朝廷各种不争气之后,百姓间就兴起了听说书的说明朝开国故事的风潮。
什么三宝太监下一样啊,什么张国公远征脚趾,什么成祖爷攻伐大漠等等,反正一套套的全是打出去的本子,说的被欺负的京城都让人攻陷了几回的老百姓们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而既然是说明朝的故事,那能少了锦衣卫的身影?所以啊,隔了几百年,锦衣卫又有了名头了,到了后来甚至还有些小报,用锦衣卫查抄贪官污吏的段子,来隐射当局不法,这热闹到了这会儿都没熄火呢。
所以啊,虽然对方大海拿着锦衣卫应对怀疑,何毛柱还是有些想不明白,可疑心还是下降了好些。更甚者,他还起了八卦的心思,路都不走了,就那么站着问方大海:
“我也听说过,说什么在明朝,皇城周围住的都是十二卫的人什么的,可这锦衣卫……”
“锦衣卫有南北镇抚司,这个您知道吧?”
来到这里,说起锦衣卫,方大海心里别提多有劲了,虽然当初穿过去没多久就去了北面,活儿干的辛苦又心酸,最后还送了命,可对比一下现在的狼狈和第一世的咸鱼,那或许也是他活这么大,最有成就感的职业经历了,心底里的那丝骄傲,真的是棺材板都压不住。
“啊啊,听说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