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种遗憾不就是人生中的趣味嘛,如果一个人真的顺风又顺水,那还有啥意思他了解李学武这个人,跟他们的科长一样,都是年轻有为的积极分子。
都是那种很少遇到挫折的天之骄子,这一次两人的联手,在钢城吃瘪,也许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是一个坏事。
负责人端着茶缸子喝了一口热水,温暖了自己的胃。再看向站台时,那个背影还在,还是孤零零的模样。
只不过早晨的红日照射在他的身上,没有凌晨时候的冷清,倒是有了温暖的感觉。
周围布置的调查员都看向了这边,不过负责人并没有发出撤退的信号,就像他跟李学武保证的那样,这个青年不走,他们就不走。
一晚上都耗在这儿了,还差这半天了?
让这个小鬼耍了自己等人,实在是不甘心,即使耗,也要让他在站台上冻一阵。
青年显然也是这么想的,没了李学武在这,两方又开始了这种僵持。时间流逝,上班的喧闹声和候车室的嘈杂声组成了车站早晨的旋律。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往日已不可追。
“污~~~”
红日升起的方向传来了第二趟列车的汽笛声,站在铁轨旁的调查员还能看见车头飘散的白雾。
负责人随着检票进站的人流上了站台,隔着那张椅子不远处站着。
他知道自己等人暴露了,这个年轻人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反侦查能力。
倒不是说他们的能力有多次,而是从目标失踪后,这边的隐藏就已经失去了意义,更多的是一种威慑。
丧家之犬,围三缺一。
青年转头看了看负责人,淡漠的脸上没有了跟李学武在一起聊天时的活跃,全是会冷。
可这种会冷,在朝阳的照射下却又是那么的格格不入。背对着阳光站着,让负责人看起来只有一个剪影。
两人对视着,好像两个对决的剑客在等对方出招,僵持之间的形象跟周围行色匆匆的旅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旅客总是比火车先一步到达站台,而火车也在“裤衩衩”的声音中进了站。
随后的一声“嗤~”让站台上所有人都知道起跑的发令枪已经打响,排在队伍里的人使劲儿往前拥挤着,好像要没了座位一般。
乘务员站在门边嘶声力竭地大喊着秩序,手上还要帮助行李多的旅客抬一下。有干部身份的,则是在列车长的示意下直接上了卧铺车厢。
火车司机和几个同事跳下火车,他的这一段工作完成了,一会儿要换班下一趟列车回去。
而接班的火车司机和几个搭档则是说笑着上了火车。
忙碌的站台就是这样,各人有各自的工作和责任,各人又有各自的方向和目的地。
在一个时间节点让他们汇集在此,却又分乘不同的车厢,奔赴不同的远方。
其实这个时候的火车都有座位,拥挤只是人们对于车厢里未知的情况一种预判和谋划。
就像国人都喜欢储蓄,包括粮食、钱财,甚至孩子,这是几千年来勤劳朴实的国人在面对各种灾害和困苦总结出来的血的经验。
无论素质,这是一种思想的本质,也是刻在骨子里的一种习惯。
如果有一天出现了排队的现象,那便是秩序的建立,和文化素质提升,使人们面对未知有底气和气度来应对恐惧。
在一阵慌乱过后,站台上的人少了,除了工作人员,只剩下几个送行的亲人。柱子与柱子之间,长椅多是空着,只有青年和负责人还在对峙。
时间如果在这一刻永恒,那他们也擦不出爱情的火花。
信号员已经在打旗帜,短暂的停靠过后,火车拉响汽笛,代表了下一段行程的开始。
列车的启动速度很慢,却也更稳,亲人们追随着车厢走着,慢慢的变成了小跑。这个时候路途遥远,信件很慢,见一面也可能是件困难的事。
所以他们都倍感珍惜。
小跑送行,可能是他们对于亲人最后依恋的倔强。
而在小跑过后跟不上火车的速度后,这些人往往不会再选择快跑。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都知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的道理,所以便把这份思念留藏在心里,好酝酿着,等下一次重逢时绽放更欢快的笑脸。
突然,一道身影突然从站台上蹿了出去,跟这些正在放慢速度的人相比是那么的突兀。
“站住!”“别跑!”“快打电话!”......
身后的呼喝声关海山听不见,即使听见了他也不会在意,现在他的耳边只有风声,急速划过的风声。
在他跟负责人对峙的时候,在火车慢慢加速要从眼前划过的时候,他动了。 -->>